題主21歲,推薦的產品搭配方案是意外險+醫療險+定期壽險+重疾險。
但是由于預算為4000元/年左右,所以在選擇具體某款重疾險或壽險的時候就可能會受限了,以下按照2個思路為題主解答此問。
堅持預算4000元/年保費,推薦以下方案
1、意外險
100元左右可以配上50萬保額的普通綜合意外險。
買意外險主要關注是否規范投保、小額醫療報銷、免賠條款幾個方面。
【規范投保】投保時,重點查看自己所屬的職業是否符合投保要求。
【小額醫療報銷】市面上普通綜合意外險配有小額醫療報銷的保障,在配置的時候,可以查看報銷的范圍和額度。最好額度方面,能報銷到1萬元及以上的診療費。(與百萬醫療險的1萬元免賠額銜接)
【免賠條款】意外險對于許多高風險的活動是不予賠償的,比如說蹦極、賽車、跳傘等等。題主在買的時候就要有查看免賠條款的意識,明確這些是不能賠償的。
如果題主出去旅行,有涉及例如蹦極方面的活動,那么可以考慮在配置普通意外險的基礎上,再單獨配置專項的意外險。
2、百萬醫療險
在有社保的情況下,21歲的年紀,300塊左右基本就能買到一款保額百萬的醫療險了。
配置百萬醫療險,主要關注免賠的相關規定、報銷范圍、續保條件等。
【免賠相關規定】一般來說百萬醫療險有1萬元的免賠額,但對于癌癥來說,大部分產品是0免賠的。隨著產品迭代和保險公司競爭,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對100種重大疾病0免賠的保險產品了。
【報銷范圍】社保目錄外報銷,基本上是多款百萬醫療險的標配了。但是在配置的時候,有些人不慎還是會遺漏這樣的選項。
所以社保目錄外報銷,通俗點來說就是能報銷社保目錄之外的醫療費用。這樣能報銷的覆蓋面更廣。對被保險人來說更有利。
【續保條件】醫療險的保障時間大都是1年,市面上也有能保障五六年的產品。但不管是哪一種,都要關注續保的時候,會不會因為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等因素,保費的費率發生變化,或者不能續保等細節。
3、定期壽險
定期壽險通俗來說是這么發揮作用的:被保險人在保障的時間內,發生死亡,符合理賠條件,那么保險公司就把保險金給到受益人。
可以看到定期壽險的受益人一般不是被保險人本人,而是被保險的家人等等。
題主現在21歲,父母中年,為他們著想自己可以買一個定期壽險,身故受益人可以寫自己的父母。
定期壽險基本上是最“傻白甜”的保險了,咱們重點看的是免賠責任。免賠責任越少越好。題主的年齡,有社保的情況下,保額100萬元,保障30年,繳費30年,女性近400元/年,男性800元/年左右就能配好了。
(題主21歲,保障30年并不是最推薦的期限,比較推薦保障至65歲題主退休的年紀。但因為題主預算有限所以可暫且這么考慮。)
4、重疾險
題主可以算一下上面花了多少錢
21歲女性100+300+400=800元,4000元預算還剩3200元。
21歲男性100+300+800=·1200元,4000元預算還剩2800元。
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,要想用這剩下的錢了配好重疾險,基本上就只能選擇定期的類型,保障到70歲左右了。
但是70歲左右,重疾險到期,這不是保險配置最全面的策略,題主可以考慮一下。
保費預算提升至1萬元左右
題主目前月收入1.5w,保費預算為4000元/年,其實這樣的預算還是偏少了。
一來買不到覆蓋更全面的方案,二來如果要選擇覆蓋全面的方案對題主的收入來說,也是非常可行的。所以,還是推薦題主把預算再提升一點,至1萬元左右。
這樣的話:
①壽險就能買到65歲退休的年紀,你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職責已經結束。
②重疾險買到保障終身的產品,后續配置重疾險不會因為健康、年齡等因素付出更高的經濟成本。